5068教学资源网 > 5068资讯中心 > 学习资讯 >

2019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心得体会5篇_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心得5篇

2021-09-18 18:14:13
|庄宇2

  9月3日,第35个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其中公布了2019年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今年是第10届,每年推出10位。今年产生的10位,涵盖高教、职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其中:男教师4人、女教师6人;年龄最大69岁、最小33岁;乡村教师2人、少数民族3人。

2019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心得体会5篇_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心得5篇

  2019全国教师育人楷模学习心得

  观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左相平老师表彰会。我被他那种对孩子的无私的爱、真诚以及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精神深深感动。

  我知道了作为老师,就要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做群众好评的老师,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老师。左老师的事迹是充分体现了他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也体现了一名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展示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高大形象。

  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矗

  左老师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主动和孩子交朋友,用自己的耐心、关心之情感化他们,给每个孩子平等的爱,走进孩子的心里,使他们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使他们时刻体会到老师的爱无处不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以左老师为榜样,爱岗敬业,以高尚的师德铸师魂,争做具有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人民满意的教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学习了左相平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应该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我知道了作为老师,就要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做群众好评的老师,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老师。左老师的事迹是充分体现了他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也体现了一名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展示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高大形象

  学习2019全国教师育人楷模

  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必将付出艰辛的努力;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也必须要靠不懈地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于漪就是靠着勤于学习,一辈子自我教育,学而不厌,才会出口成章,才会让人心生感佩和敬服。

  如采访她的记者所说的一样:“当优秀成为习惯,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聚成了大海一样壮阔的伟大师魂。”真的,习惯成自然,当一个人在哪一方面养成了好习惯,他所取得的成功会相继而来。我想,于老师的成功就是勤于学习、自我教育。当她与学生交流阅读体会时,聊起的国家政策方针,身边的新事物、新现象;当她在报告会上轻松引用《韩诗外传》、《论语》儒林外史》、《后汉书》等作品里的句子,便可以看出:持久勤奋的学习带给她的无穷力量,让她变得那么具有智慧。

  劝告人们多读经典作品,这不是少数人的思想。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卡莱尔说:“好书是人类灵魂最纯洁的精华。”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所有这些名人的经典论述都是指经典书籍而言,不读书学习,就不会提高,不提高就会落伍,落伍就要被无情地淘汰出局。当你感到教育的挑战的严酷性,自己所面临的竞争而产生紧迫感时,你就会很自然地萌发出对学习的迫切渴求。要学习,要读书,就应该多选择经典书籍。

  看着于漪老师慈祥谦和的面容,仿佛听到了她在勉励学生踏实做人、勤奋学习、孝敬父母、报效祖国的话语。她的语言如春风似春雨,浇灌了学生成长的心田,育人的责任感已融入了她的血液,成为她一生的使命和追求。

  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向于老师一样,“一辈子学做老师”。“自己学,学别人”。在自我教育中成长、成熟。

  2019全国教师育人楷模学习体会

  人们往往用“德艺双馨”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这样的人往往是某个领域中的一代宗师。在第26个教师节之际,欣喜地看到有10位普普通通的教师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他们无疑属于“德艺双馨”教师。

  姜伯驹年逾古稀,仍坚持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至今仍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并矢志不渝坚持教改,为北大建设“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竭尽全力;于漪六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执著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中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桃李满天下;徐英杰积极投身职业教育事业,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自编教材,锐意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赢得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好评;黄金莲结合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率先开展“分类教学实验”,充分发挥了每个孩子的特长,为孩子们营造了花园似的学校,也营造了鲜花似的未来……从这一个个不同人的相同动人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的师德品行堪称一流,他们的教书育人技艺也无与伦比,是谓“德艺双馨”,绝不为过。

  通览他们的先进事迹,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最终胜出的10位教书育人楷模,还是获得提名的22位名师,以及之前的96位候选人,抑或是站在他们背后的,不为人所知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无论是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一辈教育家,还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育工作者,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虽技艺高超却经年累月默默奉献,无怨无悔。这种精神既是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品质体现,更是教育规划纲要要努力造就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尖刀形象,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对教师这个行业的最高要求。

  一个普通教师如果恪尽职守,他的言行就会令人敬重,一个优秀教师能带出一个优秀群体,他的言行就会得到同行们的普遍认可,一个“德艺双馨”的大师的言行将感召一代又一代学人努力奋进,而一个模范教师群体的优秀技艺、优秀品质、优秀作风,将会把一种优良的民族印记,深深地烙进这个民族的每一个成员的内心深处。今天,我们有了10位教书育人楷模,明天,我们将有更多个楷模。教书育人楷模严谨笃学、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将感召成千上万个教师不断追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师德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一员。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树立新时代的楷模,也需要我们每位普通教师努力学习楷模的精神,践行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2019全国教师育人楷模事迹学习

  他记不清多少次向濒临辍学的学生伸出援手,近些年资助学生就花去了30余万元;他笃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作为老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不能替代的教育力量——

  在教师节临近之际,青岛教育传来好消息,平度市朝阳中学教师吕文强获评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是山东省唯一一位入选教师,全国也仅有10人获此殊荣。

  “吕老师入选是实至名归,我们一点都不感到意外。”朝阳中学校长李学宋说,“他没有做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但他就像‘活雷锋’一样,长年累月、一如既往、全身心地去爱学生,他的事迹是最有感染力的。”

  “有我在,她就不能辍学”

  出生于1959年的吕文强家境贫寒,两岁丧父,母亲咬牙坚持供他上学,并告诉他:“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你的命运。”这句话对吕文强产生了一生的影响。于苦难中长大、一路磕磕绊绊读完高中的他,在成为一名教师后暗下决心,绝不让自己的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吕文强曾在一所偏僻的乡镇中学工作26年,在送走的一批又一批学生中,他自己也记不清究竟多少次对濒临辍学的学生伸出援手,小芹(化名)的经历让他印象深刻。那一年,他新接的初三某班学生小芹没有到校。当天下班后,吕文强来到了小芹家中,一下子就明白了缘由:低矮阴暗的小土屋里,唯一的电器是灯泡,还因交不上电费成了摆设;小土炕的东头躺着瘫痪的父亲,西头躺着先天残疾的姐姐;妈妈下地干活还没回家……在那一刻,吕文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他当即许诺:“有我在,小芹就不能辍学,她的一切费用我全包了,至于家里的活,我想办法帮着干。”

  从那以后,小芹就吃住在吕文强家里。周末吕文强一家三口到她家地里帮着干活,农忙时节还找他的亲戚朋友帮着抢种抢收。老师全家人的关爱化为小芹巨大的学习动力,她格外刻苦,成绩突飞猛进。中考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她也要成为吕老师那样的好老师。当小芹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吕文强借遍亲戚朋友,为她凑够了学费。

  粗略算来,吕文强仅资助学生就花去了30余万元。然而当自己的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却拿不出4200元的学费。“学生的路还很长,我想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吕文强对记者说,家人对他的做法一直很支持,“我爱人也是一名教师,她特别有爱心,作为女性,她经常比我考虑得更周到。”

  “作为老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学生的经济困难比较好解决,对于思想上出现问题的学生,却需要老师投入更多耐心和感情。

  有一年,吕文强新接初三某班,学生小波(化名)曾因斗殴进过派出所,但他不思悔改,破罐子破摔。小波上第一节课时就趴在桌子上装睡,还不时发出奇怪的声音。吕文强关心地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他却摆出一副找茬的样子说:“你真聪明,我确实不舒服。”吕文强知道小波是在故意气他,但他没有训斥小波,而是掏出20元钱放到他手里,真诚地对他说:“快到医务室去看看吧。”小波疑惑地看了看吕文强,慢慢低下头说:“我能坚持。”吕文强随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带病坚持学习。那节课,小波特别安静,听得特别认真。

  小波学习基础差,吕文强就耐心辅导,绞尽脑汁想办法激发他学习的积极性。他经常把小波领到家里吃住,并不失时机地感动他、教育他。吕文强知道,转化小波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他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吕文强带病把镇上的饭店、旅馆、录像厅找了个遍,最后在一家游戏厅里找到了小波。当看到脸色蜡白的吕文强站在面前时,小波愣住了。为小波付上钱,吕文强领着他来到自己家,爱人端上了热腾腾的饭菜,小波哽咽了,从那以后,小波像变了一个人,各方面表现都很积极。

  “其实在小波心灵深处,有许多积极向上的火花,他热爱集体,有组织能力。”吕文强说,小波被推举当了副班长以后,热情高涨,后来小波光荣参军入伍。吕文强说,优秀的孩子交到谁手里都差不了,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也各有特长,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是老师的职责所在。

  吕文强一次又一次成功将“问题学生”带回阳光下,常常有外校的家长和老师前来求助、取经,“转化一个孩子,其实特别艰难,过程十分漫长。”他坦言,“但是作为老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当记者询问吕文强转化“问题学生”的“秘诀”时,他说:“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建立信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对孩子必须要真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坚持、去等待。”

  “没有过硬的业务,再高尚的师德都会显得苍白”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不能替代的教育力量。这种人格魅力来自学术水平和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再高尚的师德都会显得苍白;反之,业务能力再强,若没有师德,就会成为一种危险。”这是吕文强在与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交流时所谈到的心得体会,也是他一直信奉的信条。

  吕文强已不再年轻,记忆力不如从前,但他不甘落后,潜心探索,勇于创新,他的“读、议、导、练、用”五步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政治教学那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以知导行,知行统一,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做人。

  作为青岛市政治学科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吕文强在淄博市举行了山东省公开课。他有30多篇论文在国家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在市级以上优质课、基本功比武等一系列大赛中,他都获得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国培计划组委会等单位多次邀请他参加中国教育问题研讨会,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近年来,他还曾获全国师德标兵、齐鲁最美教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今年59岁的吕文强明年即将退休,吕文强说,“我有一颗永不服老的心。”每接一个新班,吕文强总是把自己编成班级中的最后一号,他经常换上运动装,和孩子们一同军训,一同参加乒乓球比赛、田径比赛、拔河比赛,“和孩子交流是一门艺术,要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和他们交流,每多一项与孩子相近的兴趣爱好,就多一条通往孩子内心的路径。”吕文强说。

  2019全国教师育人楷模学习感想

  作为一名新上岗的教师,我时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才能算得上是好老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并逐步优秀的教师我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呢?近几年,各大媒体、报刊等频繁曝出教师师德败坏的负面现象,一再地让社会,让家长寒心。教师本来是很光荣的职业,可是师德的沦陷却让这份事业蒙羞。社会、学校、家长在给予厚望的同时,也增添了教师的各种压力。教师之路到底该怎样走下去?近来,学校组织学习“襄阳百杰,师德楷模”活动,这次活动对于我来说,非常及时。它在我干涸的心田注入了精神动力,让我看见了教师职业的伟大,更使我明白:“教书育人”这四个字的分量。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不在于传授多少课本知识,最重要的是教会他如何做人!作为新时代的普通教师,自己的为人处事、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甚至于服饰仪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记得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教师要教书育人,必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注重师德培养。从这些师德楷模的身上,我看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他们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去赞美和学习。

  这次师德楷模学习中,有一位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是在襄阳市45中的曹美琴老师。她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只能靠拄拐杖“行走”,尽管行动不便,但这却未能阻止她教书育人的步伐。讲课时,她依靠左手拄着拐杖,腾出右手在黑板上书写。左胳膊抵着腋窝累了,她这才转手用右胳膊拄拐杖,开始讲解课文。一堂课下来,曹美琴早已浑身酸疼,但她却非常享受当老师的美好感觉。“学校要求上学不能迟到,我作为老师更应为人师表,不能在孩子们面前丢失老师的尊严。”从家里到学校不到1000米的路程,常人步行只需5分钟,曹美琴却需要半小时才能走完。为了不耽误上课,曹美琴总是提前半小时就赶到学校。不管有多难受,曹美琴从来不坐着讲课。2011年,为了践行课外访万家活动,曹美琴坚持利用下班时间家访。家人劝她:“行动不便,就不要去了。”可她置之不理,坚持走入了班上50多名学生的家中。她身残志坚的品格和用行动诠释的师德感染着周围的师生。有时病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战胜困难的信念和毅力。曹老师克服了自身的种种困难,始终心系三尺讲台,坚持上课,她的责任心,她的爱心,她高尚的师德修养让我震撼!四肢健全的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745
c
id
956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