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 > 六年级语文 >

小学语文复习有哪些方法

2019-10-16 09:57:46
|庄宇2

  复习考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多,头绪多,复习起来特别困难。小学语文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但语文不能被当做一个知识系统,尤其不能当做一个知识系统教。把小学语文单纯当做知识教,既不符合小学语文规律,又不符合小学语文教学规律。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复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复习有哪些方法

  小学语文期末复习方法

  一、小学语文复习的原则

  1.课标与教材结合的原则。复习要以教材为依据,渗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不漏掉重要的知识点,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主线,巩固、拓宽学生已学的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多”、知“新”的目的。

  2.查缺补漏原则。通过多种形式与方法发现问题,查出缺漏,找出疑难,或讲述,或讨论,解决问题,补足缺漏,弄懂疑难,使知识条理清晰,使记忆深刻,切忌不顾学生的知识拥有情况,不顾学生的需要和学习能力盲目讲解和机械练习。

  3.主体性原则。要调动学生学习和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复习,找出问题,自求解疑。复习中的疑难、问题,让学生或查阅或讨论,动脑、动手、动口,提倡不耻下问,虚心好学。要把复习的主体时间和主体活动放在学生身上,切忌教师满堂讲、学生静静听的现象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

  4.讲练结合原则。复习时只讲只练都不可取,要讲练结合,如可按“示范指导-训练检查-查缺补漏-再练固”的顺序进行复习。这里的“讲”既要讲知识,又要讲方法;既可教师讲,又可学生讲。这里的“练”既可书面练,又可口头练。讲和练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侧重性原则。复习,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还要侧重对重点、难点和问题的复习。疑难与问题,要言不烦,适当训练;简单又明了的,则要一语带过,可不训练,切莫本末倒置。

  6.方法性原则。注意教给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和学习、识记运用某知识点的方法,使学生有效地学习与复习。切忌复习时只由教师滔滔不绝、苦口婆心地讲述,让学生机械盲目地练习和背诵。

  二、小学语文复习的策略

  1.开展游戏教学。由于教师对课文和单元规定的教学重点和任务的理解不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可能是不同的,在日常教学中,有一些该讲的内容没讲是在所难免的。虽然在学生作业和辅导时教师已知道这些缺漏,因为要赶教学进度,有些也没有或来不及补充讲解。复习课上针对这些缺漏必须予以补充,以求得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这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和他们玩“击掌传袋”的游戏。如教完十二册一单元后,我让每个学生根据第一单元的内容出一道题,然后告诉大家这个游戏的具体玩法,一听到玩游戏,又考别人,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来了,跃跃欲试。题很快出好了,并装进袋子,“击掌传袋”的游戏正式开始。我一喊停,袋子在谁的位子上,谁就上来抽题,答对了可以回到座位上去,没答对的,有一个小小的惩罚,就是代替我击掌,如此反复,课堂气氛出来了,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很多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多么希望再上这样的语文课。”

  2.进行方法指导。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说明了培养能力的重要性。语文的有效复习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传授给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及识记运用某知识点的方法,提高学生解题时掌握要领、懂得方法的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向是考察的重点,而往往有学生概括不够完整或者过于�唆而丢分。如果仅靠大量练习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方法,提高自学能力。所以在复习记叙文版块时,对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进行梳理:(1)摘句归纳法;(2)短意综合法;(3)文题扩展法;(4)串联要素法,再根据学过的文章进行说明。当然,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不可能在短暂的复习阶段简单速成,而需要老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不断巩固。因此,我们在复习阶段必须做的是借助各类文体的相互比较,帮助学生比较清晰地认识和归纳出概括主要内容的各种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提高的目标。

  知识和能力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知识的存在和增长的确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对某种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重点应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

  3.进行归类复习。归类复习法系统性、针对性较强,如果运用得好,复习效果也不错。但这种复习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要对本册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还要进行系统安排。

  小学语文知识点多,但它的基础知识以拼音、字、词、句的复习为主:(1)拼音:运用拼读音节的办法,读拼音写词语或句子;整体认读音节;大小写字母(查字典的方法体现)。重点练习“看拼音写字、写词”。(2)字:理解字义;辨析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音序、部首);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重在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及理解多义字的能力。(3)词:正确读写学过的词语,包括听写或看拼音写词语。这部分内容以课后题和语文园地中出现的词语训练类型进行归类复习。词语的复习要强调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并注意积累。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如造句)。(4)句:以积累为主。包括课内外古诗、名言警句、对联、谚语等的积累;诗歌和名篇作者的积累。以本册学习园地中出现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及其拓展为主要复习内容,同时复习句式的转变。(5)标点符号:常用的标点符号(以本年级段应该掌握的标点符号为重点,还有一些重点课文中的标点符号的使用)。(6)修辞手法:复习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等。

  小学语文复习教学方法

  1.正确对待复习

  有的教师认为总复习课,复习就是复收,就是通过复习来弥补知识的缺漏,于是让学生读读记记,做做练练,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也有些教师像放电影一样将平时教学内容再简单地重复一遍;还有的教师认为复习课可紧可松,可多上可少上,没有硬任务。

  其实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单元知识系统进行梳理,以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全面提高,综合运用。同时,总复习又能查漏补缺,并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触类旁通,总复习可以弥补平时教学的不足,也可以弥补平时学习中的遗漏。

  2.明确复习目标

  "杰出的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和结构有深刻的理解。"教材是复习的重要依据和凭借,教师在复习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达到更准确把握理解教材的目的。复习阶段研究教材和日常教学研究教材相比应该有三个变化:

  2.1 从看"课"到看"单元"、看"本",注意全面把握。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研究一课书、一课时的教学。单元复习阶段就应该回归一个单元教材的整体,把握单元教材的要求,从中提炼重点、难点,善于归类整理,分项目落实到每节复习课上。

  2.2 从看"点"到看"线",注重内在联系。每单元教材,都有不同的教学要求,这些要求在教材中呈现的时候,多是由浅到深,分层呈现在教材的不同地方。所以在复习阶段研究教材,教师就要将教学要求贯穿起来看,注重内在的联系。如在要求学生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在教材中的呈现一般由说一说,填一填,最后到写一写。独立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最高的要求,也是学生最后必须达到的顶峰,因此教师就要向这个目标去努力。

  2.3 从看"知"到看"能",注重能力提高。复习中,教师把握教材不仅要明确知识点,更要透过知识看到能力训练点,不可只关注知识,忽视能力。比如学习每篇课文,都有识记汉字的学习任务,如果教师只关注知识,就会让学生机械地一遍又一遍抄写,仅仅达到会认会写的目的。如果关注知识的同时关注了能力,教师则还应该在会解、会用上进行拓展,这就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3.减负爱生,层层推进

  语文复习的途径被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状元智多星" "单元测试" "模拟考试"之类的试卷所垄断。复习课上学生埋头苦战,怨气冲天,大量枯燥而又简单机械的训练让学生变得神经麻木,应付搪塞,从而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   本着"减负爱生"的原则,教师要把握一个度:即善于捕捉题海中有价值的、能反映本册教材特点的题型。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其目标明确,轻松之余有所收获。例如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本着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寓言童话、诗歌、 散文、文言文几大板块可分阶段训练。

  第一阶段进行写人记事类型的阅读训练,在精选典型例题的同时对学生渗透解题技巧的指导,使学生明白"为什么""怎样做"。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就会逐步掌握该类型阅读的特点,以后依次分步训练,循序渐进,便可收到比较明显的复习效果。

  4.创设氛围,活学激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点。如复习成语时我先布置学生课下搜集、整理成语及相应的小故事, 再将全班学生分为甲、乙两队展开成语竞赛。通过成语接龙、猜谜、表演小故事等丰富多彩、有益有趣的形式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津津乐学。

  5. 自主设计,巧引点拨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知识水平和经验也有所增长,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因此 在复习中教师要学会"放手",该松心时且松心,将大量充裕的时间留给学生,指导其自主支配。 每接一个新班,每一次复习之前,我都会"民意测验",请学生谈谈对复习的认识与建议, 并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拟订复习方案。再由小组推荐"小老师"带领大家复习。教师只是对"小老师"的复习预案提一些建议和帮助,使其更精辟、有条理。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49
c
id
7469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