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 > 四年级语文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盘点

2018-03-23 14:17:11
|咏良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课文都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同学们好好总结,认真听讲。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七单元知识点

  词语解释: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崛起:兴起

  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和谐。 诸生:众生(敬辞) 胸怀:胸襟 蕴含:包含。 摇曳:摇荡

  堪称楷模:可以称作为榜样、模范。 莫名其妙: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搞不明白。 筋疲力尽:一点精神和力气也没有了,形容很累。 惬意:非常舒畅,很满足。 语塞: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没有话说。 反驳:提出反对的理由辩驳 红眼病:在课文里指看到国强取得好成绩非常羡慕而妒忌。 受益匪浅:得到的好处不少。

  患难与共:在不利的处境下,共同承受困难和灾祸。年逾古稀:年龄将近七十岁了。 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没有伴侣。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多音字

  sâ(语塞、堵塞) chēnɡ(称呼) mēnɡf(蒙骗) jiànɡ(倔juã强) 塞 sāi(塞子、瓶塞) 称 chânɡ(称杆) 蒙 mãnɡ(蒙难) 强 qiánɡ(强大) sài(边塞|要塞) chân(称心) měnɡ(蒙古) qiǎnɡ(勉强) 教 jiāo (教书) 处 chǔ(惩处) jiào (教育) chù(好处)

  近义词

  推荐—举荐 惬意—闲适 繁华—繁荣 疑惑—困惑 惩处—惩罚 欺凌—欺侮 喝彩—叫好 烦恼—苦恼 踊跃—积极 驱使—促使 秘诀—要领 楷模—榜样 融洽—融合 诸生—诸位 胸怀—胸襟 得意扬扬—神气十足 耀武扬威—张牙舞爪 期待—期望 蕴含—包含 燥热—炎热 道别—告别 讨教—请教 匆匆—匆忙 疲倦—疲劳 反驳—反对 充足—充分 寂寞—孤独 冒昧—唐突 摆脱—解脱 烦恼—苦恼 骄傲—傲慢 讨教—请教 闪烁—闪耀 摇曳—摇荡 游历—游览 完美—完好 筋疲力尽—疲惫不堪

  反义词

  惩处——宽恕 仔细——马虎 温柔——暴躁 朦胧——清醒 便宜——昂贵 清晰——模糊 谦逊——骄傲 虚心——骄傲 支持——反对 怀疑——信任 疑惑—明白 惩处—奖赏 崛起—衰落 仔细—马虎 蒙眬—清楚 热闹—冷清 左顾右盼—目不斜视 惬意—难耐 嫉妒──羡慕

  透露—保密 质朴—浮华 增添—减少 乐观──悲观 寂寞──热闹 疲倦—精神 危险—安全 反驳—赞同 充足—不足 匆匆—姗姗 烦恼—快乐 乐观—悲观 伤心—高兴 摆脱—陷入

  模模糊糊—清清楚楚 筋疲力尽—精神饱满 疏远—亲近 温和—严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有志者”的意思是:有志气、有抱负的人,“效”的意思是:仿效。“周生”指:周恩来。“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就应该向周恩来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崛起”的意思是:兴起。周恩来的理想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明少年周恩来有远大的理想和博大的胸襟。

  3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抱负和远大理想。 4 课文写了三件事:(三件事本身又构成了文章的一件主要事件)

  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 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

  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是因果关系,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是因果关系。 因为“中华不振”所以才要“振兴中华”,这才是读书的目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 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性的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其人品和文品都堪称楷模。

  2、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指的叶老先生家里的爬山虎,而“那片爬山虎总那么绿着”是指叶老先生给我的印象和“我”的这次经历让“我”印象深刻,终生难忘。 3 课文分段:(按照不同事件分段)

  第一大段: 1—5自然段 :主要内容:叶老先生帮助肖复兴修改作文 第二大段: 6—10自然段:主要内容:叶老先生邀请肖复兴到他家做客 需要背诵默写的段落:7、9自然段 4 重点句:

  A、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qū)线。

  联系上下文理解“密密麻麻”的意思:又多又密,在文中指叶老先生给“我”的作文修改的地方又多又密。从中能感受到叶老先生为我修改作文十分认真,体现出叶老是个认真的人。同时,像叶老先生这么大的作家能为我这样的初中生批改作文,我能感受到叶老十分平和。 B、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联系上下文理解春风拂面:温暖轻柔的春风从脸上轻轻擦过。文中指我从叶老先生的批改中感受到叶老先生对我的关爱如温暖轻柔的春风拂过脸庞,让我感受到温暖。

  C、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kān)称楷(kǎi)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联系上下文理解意义非凡:不同寻常、超过一班。文中指的是我15时度过的那个夏天在我的人生中意义不同寻常。而“意义非凡”的原因是叶老先生让我明白了做人和作文的道理。 “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结尾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乌塔》

  这篇课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

  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我们要向乌塔学习: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1.《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文章体裁是书信。

  课文由两封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的信,他认为同学们嫉妒他获奖,因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写信向柯岩老师讨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师的帮助。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才能飞快地进步。

  2 理解“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的含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和长处,优点和缺点。要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和不足。

  书信的格式:1、 称呼前要加敬语2、 称呼后要加冒号 3、 信的末尾要有:祝语、署名、日期

  补充:

  1.当你勉励同学要抓紧时间学习时,会引用这样的古代名言: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当有人取得了一点成绩沾沾自喜时,你会这样奉劝他: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当你的朋友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你会这样鼓励他坚持下去:有志者事竟成。 4.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认识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周恩来,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叶圣陶先生,具有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的乌塔。

  5.童年是一支笔,描绘出美妙的图画;童年是一幅画,开满了艳丽的鲜花;童年是一束花,散发着沁人的芳香。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43
c
id
5560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