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作文指导 >

小学生实用作文技巧:布局谋篇计(布局术)(3)

2018-03-10 17:25:19
|莉莎

  4、镜头组接法。也叫剪辑法。就是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的不同镜头按一定的顺序有机地连接起来。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串联文章全部内容的思想红线。因此,所选的镜头片断,无论是人物生活片断,抑或是景物描写片断,甚至是故事、抒情片断,都要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同时每个画面或片段,不能是同一个层面或同一个角度的内容,应该是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地表现主题。 如《那里留下了我的童年》,作者用“小树”、“小蚕”、“小故事”、“小风车”串起全文,文中写与我一同长大的小树,写让我吓得要死的小蚕,写奶奶给我讲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小故事,写舅舅给我做的漂亮小风车,用一组典型的镜头再现了我金色的童年,流露了作者对生我养我小山村的深深依恋。

  5、步步紧逼法。所谓步步紧逼,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呢?即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思路。另外正面可以设问,反面也可以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如满分作文《坚忍——我追求的品格》,在首段明确观点“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坚忍的人;但坚忍,确实是我追求的品格”后,是这样展开思路的:第二段在列举事例后回答了“坚忍是什么”这一问题;第三段在记叙了自身的经历后,回答了“具备了坚忍品质会怎么样”这一问题;第四段通过设想,回答了“怎样才能培养出坚忍品质”这一问题。

  6、妙设波澜法。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时要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如波如澜,要写出文章的曲折起伏。一是结尾要“巧”。在文章的结尾才抖包袱,亮底牌,打破情节发展惯用的结构手法,角度显得巧妙,深化主题,增加容量。如《窗》,靠窗的病人每天为角落病人描述窗外美景,为苍白的生活增光添彩。但是角落病人却见死不救,图谋到了靠窗的好位置,抬头望见窗外,只是一堵高墙。二是故事要“奇”。故事不是按照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理人物或事情,而是在紧要处戛然而止,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不禁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的千变万化。如《书法家》,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局长,请他留字。“写什么呢?”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那我就献丑了。”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人群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三是情节要“曲”。比如《水果》一文,讲述了一个捡破烂的妇女,宁可被歹徒掰断手指也决不松手放掉钱袋子,可那袋子里总共只有8块5毛钱,并且全是一毛和两毛的零钞。她用这钱买了一个梨子、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香蕉、一节甘蔗,来到了郊外的公墓,这是要干什么呢?原来妇女因为给13岁的儿子治病花光了钱,而没能满足儿子生前最后的愿望——吃一个好水果,现在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所以可以用刚挣来的8块5毛钱给死去的儿子买好水果了。

  7、移情构思法。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本来不具有人的思想的“物”上去写。如《小狗》,通过写小狗的外形、习性、特点等,表达自己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又如写绿树、白杨树、青松等植物,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8、冰糖葫芦法。在作文的谋篇布局阶段,如能找到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小竹棒),那么众多的材料(葫芦)就能很快串连成章。这种方法之所以快速,是因为构思时思维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只要找到能贯穿全文的“小竹棒”,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需要多层次、多角度思维,就能把全文的布局安排好。如《看着眼睛》,全文的主体是由三个片断故事组成:小人鱼的故事,老鹰与树,三毛遍布撒哈拉的足迹,看似没有关联,其实正是用这种“蒙太奇”的手法,用一条情感与认知关系的红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最后告诉人们:对事物亲密的情感,让你们对事物有了最完美却也最孤独的认知。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541005
|